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三国小兵之霸途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抢救大明朝 崛起美洲1620 猛卒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1章 商议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应天府。谨身殿。

今日有八位顾命大臣在场,再加上他特意召见的赵羾,李庆等人,现在十几人以朱瞻基为中心,围坐殿中。

关于刘万家事引发的讨论,从乡老的过渡执法,讨论到了人情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差异。

“殿下,臣以为朝廷法度下乡,不仅仅是成本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权力之争。”

一众顾命大臣和兵部侍郎赵羾听的骇然失色,眼睛盯着李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今日蹇义也在,闻言斥道:“李侍郎,慎言。”

朱瞻基却是笑容满面,他看着又黑又瘦,宛如一个黑判官的李庆,却觉得他顺眼之极。

李庆现在是工部侍郎,朱瞻基却特意将他召来,就是想要让他这个大炮来发威。

现在杨荣不在,内阁的几人都是文采高于干才。比如解缙,他对许多事务的认识,就飘于表面。

顾佐被当代包公,但是他性格坚韧,并没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只有李庆,原本就精通律法,又是个严于律己,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大炮。

他曾经就因为太张扬,才被“发配”到工部,但是依旧不改本性,工部无人不怕他。

朱瞻基就是想要一个像他这样敢说,敢做的大臣来提醒自己。

听了李庆的话,朱瞻基笑道:“蹇爱卿,今日召李侍郎前来,孤就是要听真话。孤最喜道理,因为这天下,什么时候都是道理最大,只要李侍郎说的在理,孤不会因此在意。李侍郎,你来说说,为何皇权下乡主要是权力之争?”

李庆丝毫不因为蹇义的地位就弱了气势,言道:“战国时期,君王统治就深入乡间,有秦一代,秦有士兵数十万,总人口却不过五百万。十年统一战争时,秦国调动了大约一百万的士兵,相当于两个男人就有一个在当兵。

但是秦两世而亡,其后儒家兴旺,到汉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随之而来的既是君王权力得到约束,从此王权不再下乡,变成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特别是自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士大夫的地位越发提高,乡间变成了王权不能进入的地区,这置朝廷于何地?置君王于何地?”

李庆越说越是激动,躬身抱拳道:“殿下,如今我大明四海靖平,蒸蒸日上,这朝廷法度下乡,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庆愿为殿下执缰,将这天下,都变成朝廷法度之地。”

其他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包括解缙在内。李庆的话直接揭开了王权与儒家的利益之争,这对一直想要淡化争端的大臣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解缙虽然也是个二愣子,但是他是心思单纯,许多事情想不到深处。

但是李庆这个二愣子,却是看的清楚,只是他一心为国着想,反而对于儒家擅内斗格外看不起。

在他看来,这天下就该是皇上的天下,士大夫只有协助之理,岂有争功之想?

蹇义插言道:“秦虽强,两世而亡,李侍郎以为为何?”

“宦官为恶,除扶苏引来大祸。”

“非也,实乃秦暴政……”

“这不过是汉为了弘扬自己正义,抹黑秦而已,这那个朝代,没有黑暗与暴政?”

两个大臣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围绕着秦朝的灭亡又辩论起来。

朱瞻基笑着拍了拍手,两人就立即停了下来。他笑着说道:“就事论事乃是朝廷法度,借题发挥,往往离题万里。二位卿家所言都是有道理的,不过因为立场问题,所以说的都不全面,此事以后再论……”

朱瞻基坐直了身体,众人也都端正地坐了起来,建议和李庆两人向着朱瞻基弯腰施礼,而后坐了下来。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皇权下乡,固然是孤所想,但是也不能否认一点,那就是皇权必须要受到约束。否则的话,遇到英明的君王,固然可以政通人和,但是遇到昏君,则会民不聊生。

纵观历朝历代,起先几代的君王,都能称得上英明,但是越到后来越是昏庸。所以,不论何种举措,都应该相互约束,相互制约,否则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蹇义有些惊讶地看着朱瞻基,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是从霸道的朱瞻基口中说出来的。

朱瞻基上任以来,一直都在收进绳索,让众大臣为他所用。虽然没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蛮不讲理,但是任何敢挡在他前面的人和事都会被推平。

孔家是这样,太子也是这样。

但是现在,他竟然还说赞同约束君王权力,这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解缙虽然不赞同朱瞻基对儒家的打压,但是绝对赞同他收拢权力,因为大明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皇帝,才能勇往直前。

朱元璋是这样的皇帝,朱棣也是这样的皇帝,现在朱瞻基也是这样的帝王之才。

哪有自己还没有坐稳位置,就主动说要制约皇权的!

如果朱瞻基不是穿越的,他当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是穿越的人,他能知道儒家的优劣势,当然也能知道皇权不受限制会变成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然,说是这样说,这只是给大臣们一个希望,朱瞻基才不会现在就自废武功,限制皇权。

只有当儒家势力不再雄霸朝野,制度完善以后,限制了大臣们的权力,才会限制皇权。

这也是对皇权的一种保护,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子孙后代就一定是英明贤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7xs.net)我的大明新帝国17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鉴宝大师 灭世神战 导演巨星 神医弃女之帝妃倾世 东岑西舅 极品全能高手 黑卡 驭房有术 都市小世界 逍遥侯 都市修真医圣 大清隐龙 剑来 三国小兵之霸途 红色莫斯科 捡漏 神话版三国 Hello,小甜心 快穿女配:男神,撩上瘾 造化之王 
经典收藏 北宋闲王 大宋超级学霸 汉末帝国时代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公子风流 隆唐 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 无法回避 如意小郎君 天官 我的葡萄牙帝国 持秦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三国之熙皇 天下 十里洋场之暗影 君知云瑶不知君 春秋战国故事荟 暗战 
最近更新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兵魂传说 钢铁时代 天朝之梦 抢救大明朝 重生在三国 将血 重生药王 崛起美洲1620 汉乡 这个天国不太平 煮酒点江山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