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抢救大明朝 重生药王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7章 目标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人一天接收的信息,就相当于这个时代老百姓一年接收的信息还要多。

应天府,宁波这样的窗口城市还好一点,在许多乡村,老百姓们日出而劳,日落而休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一个县里面,没有官府的文书,想要出门都出不去。

这还是男人,如果是女人们,她们从出生到死亡,很少会出方圆五十里。

正是这种落后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普通的老百姓,组成了华夏这个古老的国家。

他们单纯,他们勤劳,他们朴实,甚至卑微到怯懦。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统治阶层,生活也丰富不到哪里去,接收到的信息,也都是在整个单纯的生态环境中。

所以这个时代,一篇好的文章就能让人名垂千古,一首好诗就能源远流长。

朱瞻基的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在随后的几天,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速度流传了出去。

朝廷的邸报一字不改地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文章,迅速地一级一级传下去。

与此同时,邸报上面也刊登了朱瞻基的其他讲话。

除了朱瞻基的讲话,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礼部尚书吕震等人都针对朱瞻基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这种点评当然不是批判性的,任何时候,统治者的讲话,只会被推崇。

但是,他们的点评,也就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蹇义的点评还比较保守,他只是高度评价了朱瞻基《少年中国说》的立意,认为太孙殿下将年轻人的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大明之幸。

但是,对朱瞻基想要进行的教育改革,官员选拔改革,持保守态度。

这不是他想反对朱瞻基的改革,只是身为百官之首,身为国家选拔官员最重要的吏部,他不能激进。

如果连他这个吏部尚书都激进了起来,官员选拔这件影响到大明稳定的政策,就容易失控。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啊!

所以他身为吏部尚书,只能稳住局面,牢牢把控住上到皇上,下到百官的衔接平衡。

而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激进的多了,除了将《少年中国说》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更认真分析了朱瞻基教育改革和官员选拔改革的积极意义。

他认为官员的专业化,将会是推动大明发展的重要一步,让那些尸禄素飡的无能官员再无立足之地。

他是户部尚书,也是朝廷里面最忙碌的堂官,而且户部是务实的部门,遇到那些只会务虚的官员经常误事,他是最反感的。

相反,礼部尚书吕震这个人虽然是个心胸狭窄的能干之辈,但是他坐的位置就不允许他随意开口。

他个人赞同改革,但是他却不能直接支持朱瞻基,反而要给改革泼冷水。

他在点评中表示了对改革的期盼,但是同时希望不要操之过急。

因为大明的教育系统,官员选拔机制,都事关重大,不能贸然改革,只能循序渐进,看一步走一步。

如今兵部是黄福在主持,他是铁杆的太孙党,当然是积极回应了朱瞻基的讲话。

他认为用文臣主持兵部不能变,但是所有的文臣,都应该下放到军队去锻炼几年,了解了下层的运作,然后再到兵部任职才合理。

而且,他立刻做出决定,将兵部五品以下的官员,轮流分派全国各地的军队去锻炼三年。

刑部的顾佐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赞扬朱瞻基的《少年中国说》上面来,他不遗余力地鼓吹朱瞻基的这篇文章写的大气磅礴,立意深刻,将会成为指导大明发展的明灯。

对于官员改革,他只是寥寥几句,认为官员专业化的培训和选拔,能极大的加快官员的工作效率,刑部将会全力支持殿下的改革之想。

还有工部,他们一直是朱瞻基最亲信的部门,因为朱瞻基的扶持,他们的名分虽然依旧在六部之末,但是他们的规模已经是六部之首。

如今的朝廷,除了军队和內监,工部已经是第三大部门。

他们对官员专业化是最支持的,因为一个不懂技术的官员如果到了工部,恐怕没有一点贡献,只会拖累本职工作。

大理寺,都察院,通政司等部门的主官,也都在邸报上面进行了发言,虽然对教育改革有些疑虑,但是他们都是大力支持官员专业化的。

像吴中这个建筑专家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十个月的时间,连一个死刑都没有判。说好听点是心善,说难听点是糊涂。

把一个外行人放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对朝廷的影响,比一个贪官还要严重。

任何人都能看出官员专业化的好处,但是以前为什么没有人做?一个是成本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百官学的都只有儒学。

学的都是一样的知识,然后当官就是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照章办事,所以根本不在乎这个官员懂不懂。

因为真正的事情都不是官员在做,而是小吏在做。

大明的官员没有专业化,但是小吏都是父子相传,专业的不能再专业了。

朱瞻基想要官员专业化,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是百年大计,即便从现在开始,二十年内能普及,推广开这项政策,难度也很大。

所以这一批官员都看的很清楚,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恐怕都已经告老还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7xs.net)我的大明新帝国17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鉴宝大师 灭世神战 导演巨星 黑卡 极品全能高手 逍遥侯 东岑西舅 大清隐龙 都市修真医圣 红色莫斯科 都市小世界 剑来 捡漏 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 三国小兵之霸途 隐杀 仙宫 宫太太,恭喜你上位! 驭房有术 太古剑尊 
经典收藏 北宋闲王 大宋超级学霸 汉末帝国时代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公子风流 隆唐 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 无法回避 如意小郎君 天官 我的葡萄牙帝国 持秦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三国之熙皇 天下 十里洋场之暗影 山吼水啸 签到在红楼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最近更新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抢救大明朝 钢铁时代 天朝之梦 重生在三国 将血 重生药王 崛起美洲1620 新特工学生 北宋闲王 民国投机者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