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天朝之梦 崛起美洲1620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8章 报纸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在宋代印刷术流行开来以后,报纸的印刷就没有技术问题。

报纸之所以在古代没有流传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朝廷对舆论的控制,一个是成本问题。

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对国家大事是没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普通百姓也根本不会去关心所谓的国家大事。

真正想要发声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官员们。而朝廷缺乏对这方面的管理能力,所以干脆执行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策略。

皇帝不允许,而儒家思想的愚民政策,更是不会允许普通百姓开启民智。

他们苦读经书,为的就是以后当官,然后成为人上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百姓随便知道,并且说三道四吗?

实际上,明朝的邸报已经发展的非常普及,只不过,这种邸报只能在官员之间传递,最多一些秀才和举人,能在县衙看到朝廷的邸报。

皇帝和官员都不支持,就别想普通人能随便了解国家大事。

后世的东林党弄出了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

这个对联在后世具有不忘国家安危的褒义,但是实际上,这幅对联原本是失意的东林党们对朝廷的控诉和不满才出现的。

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忧国忧民,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另一个原因很现实,那就是成本。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报纸是没有广告的。报纸的成本高昂,卖贵了却没有人买,如何持续的下去?

要知道,如今的物资紧张,造纸大部分是手工作坊,纸张成本高的惊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的一个馒头一个铜子,一个肉包子两个铜子,但是印刷一本五万字的书,成本就一两百文,售价还要增加五成以上,因为运输成本也很高。

后世一张4开的报纸,纸张成本几分钱,但是在这个时代,纸张成本占据了报纸成本的八成以上,够不少人下一顿馆子了。

更别说还有印刷和油墨,包括运输等人力成本。

不要说印制多张报纸了,一次只发行一张4开的报纸,不算运输,纸张和印刷,人工成本都超过了二十文。

一张报纸的成本,够老百姓吃三天饭了,谁买得起?

何况,大部分老百姓还不识字。

所以在了解这些以后,朱瞻基也就熄了办报纸的想法。

但是在朱棣出征了之后,朱瞻基逐渐控制了全局,现在他就需要一个喉舌为自己发声。

邸报虽然有用,但是仅仅邸报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广泛的影响力。

比如说山东粮食贪腐,官员阳奉阴违地针对移民政策,就是朝廷和老百姓之间脱节的关系。

像后世一样,朝廷有什么动静,老百姓就能知道,那么还有那个官员敢阳奉阴违?

如今的朝廷势力虽然被朱瞻基控制,但是这种控制还很薄弱。

或者说,整个封建时代,皇帝对整个天下势力的控制都很薄弱。

名义上皇帝是掌管天下,但是一个皇帝真正能管的,最多也就一个地方,那就是皇宫。

除了皇宫之外,封建时代的皇帝需要控制好三个系统,才能保证政令的实施,政权的稳固。

一个是皇家直管系统,在大明来说,这里面包括了內监和锦衣卫,还有各京卫。

这是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的基础,没有这个系统的稳固,也就没有其他两个系统的稳定。

第二个当然就是政令系统,这个一个皇帝权威的体现,任何施政方针,都需要通过这个系统来体现。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就需要第三个系统,也就是军队系统来制约。

军队制约文官,文官制约內监,內监又制约武将。

在明初的这个时期,前几任皇帝就是通过这种平衡来维持平衡,让皇帝的权威得到最大的体现。

但是,这种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制约,这就主要看皇帝的手腕如何。

朱瞻基如果只是想要保持稳定,那么他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维护好三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就好了。

但是他想改革,他想要让军队对外征伐,想要文官们依靠专业治国,想要內监和直属系统形成更严密的监控。

那么他就必须要进行改变。

任何改变都会破坏三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这种改变的调整,在小心翼翼之余,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他改革的决心和方向。

更要让这三个系统之外的全国老百姓,成为皇室的第三只眼。

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是不受重视的,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利,只是被剥削的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如果利用起来,哪怕只是利用一部分,能够发挥的作用一点也不小。

这就需要舆论的引导和宣传了,所以成本哪怕再高,朱瞻基都要把报纸办起来。

邸报是这个时代的官员信息渠道,那么办报纸的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的信息渠道。

这个信息渠道还只能由皇室控制,任何人不能插手。

只有有利于统治的消息,只有有利于朱瞻基的消息才能发表,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干涉。

在这样的思维下,朱有炖这个掌管天下文学,刊物出版的礼部郎中,就被朱瞻基推上了风口浪尖。

朱瞻基用他,不是因为他的礼部郎中身份,而是他的皇室成员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7xs.net)我的大明新帝国17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鉴宝大师 灭世神战 导演巨星 黑卡 极品全能高手 逍遥侯 东岑西舅 大清隐龙 都市修真医圣 红色莫斯科 都市小世界 剑来 捡漏 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 三国小兵之霸途 隐杀 仙宫 宫太太,恭喜你上位! 神话版三国 天选神妃 
经典收藏 北宋闲王 大宋超级学霸 汉末帝国时代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公子风流 隆唐 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 无法回避 如意小郎君 天官 我的葡萄牙帝国 持秦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三国之熙皇 天下 十里洋场之暗影 山吼水啸 君知云瑶不知君 春秋战国故事荟 
最近更新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抢救大明朝 钢铁时代 天朝之梦 重生在三国 将血 重生药王 崛起美洲1620 新特工学生 浴血兵魂 这个天国不太平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