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钢铁时代 重生药王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3章 爷孙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修不了铁路桥,修铁路就还只是一个梦。

为了增加铁的产量,如今的朱瞻基也顾不了太多,直接让人到马鞍山去勘测铁矿,顺利地在象山一带,找到了好几座铁,铜,金,伴生矿。

在采石镇,一座大型钢铁厂已经在建设之中,从淮北用船运煤过来,在采石镇炼铁,短期之内,这座铁矿将会成为大明主要的钢铁产区。

两人一边闲叙,参观了一圈,回到了车厢里。火车发出了一声长鸣,开始缓缓启动。

坐在松软沙发里面的朱棣看着窗外的景色慢慢后移,忍不住说道:“这火车甚是平稳,大善。”

众人都笑了起来,任何一个第一个坐火车的人,都会惊讶火车的平稳。

朱棣这才有时间跟蹇义他们闲叙几句,虽然他对这些墙头草大臣心里有些不满,认为他们倒向朱瞻基太彻底了。

但是朱瞻基毕竟是他的孙子,更主要是他已经有了退位之意,所以没有找茬之心。

火车沿着水关桥进了应天府,沿着应天府的繁华地带一路南行,抵达竞技场的时候,并入了东西线。

朱棣从一开始就非常好奇,这好几十米宽的道路,让他惊讶不已。看到巍峨的竞技场轮廓,更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那里是什么房子?为何建的如此高?”

蹇义他们的目光也看了过去,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笑道:“皇祖,那是为应天府普通百姓建的民居,原本一个街坊的民众,现在一栋楼就能住下,节省了不少地皮。”

朱棣皱着眉头问道:“不可违制啊!”

“都比奉天殿略低,并没有违制。”

朱棣这才又点了点头说道:“此策很好,如此一来,应天府又能多容纳百万人。”

经过了贡院,秦淮河一带,火车很快来到了皇城区,那座已经竣工的议会大楼直接吸引住了朱棣的目光。

他盯着议会大楼看了半晌才说道:“太丑。”

众人又笑了起来,蹇义笑道:“陛下,虽然丑,却相当实用。”

朱棣已经在汇报里知道了这个议会大楼,问道:“果真能容纳两千人,说话声清晰可见?”

众人纷纷点头,朱棣看了看朱瞻基,笑道:“鬼主意倒是不少。”

朱瞻基笑道:“孙儿这是学以致用。”

“何处学,何处用?”

“生活处处可学,生活处处可用。”

在显学这一块,的确没有人能比得上朱瞻基。他的思想没有桎梏,在后世又见识多多。

这方面没有人能教朱瞻基,所以他把理由推到生活中。许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被他整合起来,就成了创新。

朱棣对这个答案还是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窗外。

这次离开了三年,应天府的许多地方,变的他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火车到了下马桥东部的理工学院,这里的师生早就得到了通知,此刻沿着火车道两边组成了欢迎的队伍,纷纷对着火车行礼。

朱棣也忍不住跟那些学子挥了挥手,扭头问道:“这理工学院学生似乎不比国子监少。”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国子监监生上万,理工学院如今才招了第一批学生,只有三千人。要过两年,理工学院的学生才能超过国子监。”

朱棣又问:“国子监贡生乃是官员候补,为何这两年被授官之人却少了许多?”

朱瞻基早就想好了借口,回道:“皇祖归国,这南洲开发也就马上要开始了。如今国子监这一万贡生,怕是还不够南洲那边需求。”

朱棣只是淡淡道:“理工学院教学生做工,务农,修路,架桥,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忘记了,儒才是国本。”

朱瞻基行礼道:“孙儿不敢或忘。”

理工学院这里是东西线的终点站,到了这里,火车放慢了速度,绕行了一个圈,又回到主路上,接下来,就要一路向西,参观夹江工业区了。

出了清凉门,朱棣觉得自己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原本这里是荒凉的外城,但是现在,却似乎比城内还要繁华。

今天朱棣归来,火车路线全部停顿,但是火车路两边的马路上,来来回回的马车络绎不绝。

宽阔的道路两边,到处都是修车铺,粮食铺等店铺。还有那已经有人居住的新式小区,给这边增加了许多人气。

工部和內监修建的居民小区已经开始了第二期,第三期,大片的单元楼小区让朱棣目瞪口呆,连连表示改日要进去好好看看。

而夹江工业区这里,如今更是已经大变样。从永乐十三年开始算,这里已经建成了七年,还是飞速发展的七年。

各式厂房除了房顶跟窗户,其实跟后世的工厂区没有太大的区别。

特别是特种钢铁厂的那四个巨大的烟囱,让人对工业的力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许多人第一次见,生怕一阵风就会吹倒。

这个时候,朱棣也不嫌这个烟囱会违制了,问道:“为何修建的如此高大?这怕不是有五十米!”

“皇祖英明,许多人第一次看,还以为有百米高,实际上,这烟囱比真理塔要低一点。”

朱棣又看了看朱瞻基,却没有说话。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心结,他建了一座报恩寺,一个报恩寺塔,结果等到建成了,朱瞻基竟然把和尚们都迁移走了,改名叫真理教。

原本的报恩寺塔,现在被他改名叫真理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7xs.net)我的大明新帝国17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鉴宝大师 灭世神战 导演巨星 神医弃女之帝妃倾世 东岑西舅 第一狂妃:废柴三小姐 极品全能高手 驭房有术 黑卡 红色莫斯科 逍遥侯 都市小世界 大清隐龙 三国小兵之霸途 都市修真医圣 剑来 捡漏 神话版三国 末世神魔录 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 
经典收藏 北宋闲王 大宋超级学霸 汉末帝国时代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公子风流 隆唐 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 无法回避 如意小郎君 天官 我的葡萄牙帝国 持秦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三国之熙皇 天下 十里洋场之暗影 山吼水啸 签到在红楼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最近更新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逍遥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兵魂传说 钢铁时代 抢救大明朝 天朝之梦 将血 重生在三国 重生药王 崛起美洲1620 猛卒 活埋大清朝 朱门风流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