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逍遥侯 三国小兵之霸途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天朝之梦 崛起美洲1620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6章 移民规划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八月初十,在前往东洲探寻的人员回来二十天之后,关于舰队人员的封赏,才全部整理了出来。

五百多个部落的归附,这是特大功勋,价值两千多万两白银的收益,这是大功。

相比之下,最受朱瞻基重视的玉米,土豆,红薯,辣椒,橡胶这些作物,只被看做是此行的附带功劳。

当六部整理出来这些功绩,并且根据相应的制度作出相应的嘉赏记功的时候,朱瞻基却直接将这份嘉奖重新厘定。

运回橡胶,红薯这些作物,被朱瞻基列为特大功,带回两千万多万两白银的收益,是大功,至于五百多个部落的归附,却被列为小功。

而关于舰队各级人员的金银奖励,功勋奖励,升职奖励,则没有改动。

这让大部分大臣不满,认为朱瞻基分不清轻重。在这个时代,朝廷文官重视虚名的程度,依旧超过了实际利益。

但是朱瞻基却不会理他们的这种标准,直接在早朝上说道:“玉米,土豆,红薯,皆可在山坡,荒原地带耕种,如此作物,可以让我大明永无饥荒,如何不能列为大功?至于东洲土著归附,只是名誉上的归附,他们大部分人连我大明话都不会说,如何能说他们就是我大明子民?今后记功,当以实际利益为准,其他虚名,一概不理。”

大臣们见劝不过朱瞻基,还将此事告于朱棣。可惜的是,朱棣直接回道:“朕已老矣,今后当以太孙意见为准。”

蹇义,吕震等人无奈,只能又回来劝朱瞻基,认为名分大于利益,一个天朝上国,不应以实际利益作为评价标准,这会让百姓变的趋利。

两边的意见不一,礼部和吏部直接封驳了朱瞻基的圣旨,并要求在大朝会上进行廷议。

朱瞻基却变的强硬无比,坚持让内阁撰写封赏诰文,并且发布在了第二日的报纸上。

如今的报纸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半月刊,变成了五日一刊。而且,从最开始的亏损,现在变得收支平衡。

这主要就是各地广告费用大增,这些广告费,补足了人员耗费和纸张成本。

很多人都看到了广告的效果,许多做了广告的商品都供不应求。那些民间的商会,现在做广告不惜成本。

但是,最舍得花钱的还是各大勋贵,他们现在想要吸引百姓跟他们一起前往南洲,为了招人,他们最舍得花钱。

虽然各家的封地还没有确定,但是这次分封的标准,却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被透露出去了。

南洲那里,主要就是沿海地带有牧场和肥沃的土地,南部的土地又比北部多。

按照土地肥沃程度,距离水源的远近,土地被分成三个等级。

南洲根据土地肥沃程度,一共被分成了大小不一的十七块,由十七家宗室分管。

这十七家宗室是从朱元璋时期封的亲王府,加上靖江王府,还剩十六家。加上朱高燧这个赵王,一共十七家。

十七家亲王,他们之中又分出来了不少分支的郡王,但是他们内部的利益分配,宗人府不管,只负责监督和协调。

在他们之下,公爵府可以分一万里,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一级土地,换成三等土地,还要增加两倍,也就是变成七千五百平方公里。

在这片土地上,大明免征五年税赋,五年以后,视收益开始收税,不过也只是十抽一。与此同时,处于管理地位的亲王府,二十抽一。

但是亲王府对地盘上的公爵,侯爵,伯爵等没有管理权限,他们只有百分之五的收益,和名誉管理权。

税收是按照,土地收益,养殖收益来计,这不包括土地上的矿产。所有的矿产,所有权属于朝廷,土地的主人负责开发,但是也只有四成收益,其他要交税。

而且,他们只能挖矿,所有的提炼要交给朝廷,由当地的官员负责组建工坊,內监负责交易。

另外,朝廷还要负责每一家的生产工具的提供,如果有矿,还要负责提供挖矿的工具。

除了人,等于朝廷要承担其最开始的起步阶段的投入。

这几百家勋贵,虽然每隔一级,地盘就要少一半,但是最少的伯爵,也能分几百里的土地,而这土地上的收益,大部分都是他们的。

朝廷会用这些税收建立三级管理政府,一为总督府,负责整个南洲治安保护。

然后还有十七个州府,负责每个王爷地盘上的各种管理。最后,是一个县治为主的最低级管理体系,负责当地的民生。

文官管生产,农业,税赋,负责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內监负责商业领域,控制进出口。然后海军直属总督府,以各大港口为基地,负责维护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南洲并没有陆军。因为这片土地没有外敌,仅有几十万土著,也根本不可能是大明人的对手。

各大王府除了每家可以从大明带去一支三千人的护卫,整个南洲没有了任何军事力量。

而且,朝廷也下了死命令,严禁任何王府发展自己的势力,护卫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这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各大王府做大,有自立之心。

为了让南洲得到最大化的开发,还不得到破坏,朱瞻基推出了南洲开发指南一书。

南洲除了南方和东部的少数地区种植粮食,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区域都划成了牧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7xs.net)我的大明新帝国17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鉴宝大师 灭世神战 导演巨星 黑卡 东岑西舅 废土领主和他的沙雕玩家们 极品全能高手 抠神 都市修真医圣 英雄无敌之隐藏建筑大师 逍遥侯 贵族纹章 超级学神 Hello,小甜心 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 剑来 混沌剑神 大清隐龙 我的老千生涯 隐杀 
经典收藏 北宋闲王 大宋超级学霸 汉末帝国时代 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公子风流 隆唐 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 无法回避 如意小郎君 天官 我的葡萄牙帝国 持秦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三国之熙皇 天下 十里洋场之暗影 山吼水啸 君知云瑶不知君 春秋战国故事荟 
最近更新 大清隐龙 红色莫斯科 封侯 大昏君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逍遥侯 三国小兵之霸途 三国第一强兵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兵魂传说 钢铁时代 抢救大明朝 天朝之梦 重生在三国 将血 重生药王 崛起美洲1620 新特工学生 浴血兵魂 朱门风流 
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